神奇的“長壽元素”
  從秦始皇到現代人,從廣西巴馬到江蘇如皋,長壽一直是人們追求和研究的目標。為什麼有的地方的人能活到90歲不生病,100歲不顯老,甚至達到120多歲的天年!而一般地方的人,卻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腦血管病、腫瘤、肝炎高發,年僅50、60歲就突發急病,一夜歸天,這樣的事太多了!透過種種迷霧、猜測和謊言,科學家通過幾十年的嚴謹研究,終於發現了神奇而科學的“長壽元素”—— 硒。
  硒是由瑞典化學家Jons·Tacob·Berzelius於1918年在生產硫酸時留下的殘渣中發現的。硒在地殼中分佈不均勻,只有1億分之九,屬於稀散元素。開始只註意研究它的毒性。在1957年G.N.Schwarz才正式確定硒可以防止肝壞死,如果缺硒會引發多種疾病。由此把硒列為對生命過程起著重大作用的微量元素。1973年世界衛生組織(WHO)確定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。
  探尋中國長壽之鄉的秘密
  在我國有很多“長壽之鄉”,比如廣西的巴馬、江蘇的如皋、河南的夏邑、廣東的三水、浙江奉化的南嶴村、新疆的和田縣……
  這些聞名全國、享譽世界的長壽之鄉,有的在南方,有的在北方,有的在山區,有的在平原,有的貧窮落後,也有的富裕發達。它們卻有一個共同的現象:70、80歲不算老,90多歲滿街跑,100多歲敢下河洗澡,很多百歲老人,耳不聾、眼不花,至今都能穿針引線、下地幹活,生活自理。並且這些長壽地區,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病、腦血栓、肝炎、皮膚病、眼病等症的發病率很低,有衛生記錄以來,五六十年內沒有一個腫瘤患者,很多居民長年不生病、不吃藥,沒有一個大胖子。如皋的蘿蔔、南嶴的米、巴馬的水裡都含硒。
  以往,人們總是認為長壽之鄉多在青山秀水、經濟欠發達的山區,而河南的夏邑卻在普通的平原地帶,廣東的三水還是經濟發達、人口較多的富裕城市。生物學家對此展開了長期、深入的研究,認為“一方水土養一方人”,空氣、環境固然重要,但是長壽一定還有它至關重要的原因,比如水質和土壤中富含的某種物質。在如皋有這樣一句流行語“如皋的蘿蔔賽雪梨”、“蘿蔔條嘎嘣脆,吃了能活100歲”,經檢測如皋的蘿蔔里含有豐富的硒元素。進一步研究發現,在廣西的巴馬、河南的夏邑、廣東的三水、浙江奉化的南嶴村、新疆的和田縣水土、大米、果蔬、茶葉里都檢測出硒含量大約為55微克/100克,是全國平均水平的5倍多!(全國水平8-10微克/100克)。而這些長壽之鄉的百歲老人頭髮、血液中的硒含量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—5倍,這些百歲老人沒有一例心腦血管疾病及腫瘤患者,身體硬朗、思維清晰、視力也很好。
  長壽之鄉都是“富硒區”
  經中國科學院、中國微量元素學會、上海微量元素研究會、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綜合研究發現,在中國少數的富硒地區,人們普遍都長壽,高血壓、心腦血管病、糖尿病、腫瘤、肝病的發病率極低。
  而在中國72%的缺硒地帶,高血壓、心腦血管病、糖尿病高發,腫瘤連年增多,患肝炎的人居高不下。嚴重缺硒的地區還會高發一種叫“克山病”的心肌病。詳情咨詢:0731-82057626。  (原標題:“長壽之鄉”的秘密首次被公開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t57ntovg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